学术讲座:“非真值表达”一族与意识双重结构
外国语学院学术前沿讲座
讲座题目:“非真值表达”一族与意识双重结构
报告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廖巧云教授
讲座时间:2016年12月8日下午15:00
讲座地点:外国语学院109教室
内容提要:非真值表达就是句子的语义表达有异于平常,句子字面不是它的概念真值。非真值表达涉及多种表达形式,都是语言运用中很常见的;语言研究对这些表达形式做过很多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都是逐个研究;本研究基于心智哲学意识理论构建“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模型”对非真值表达作为一“族”进行研究,概括它们的共性。意识双重结构是根据意识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和感受而建立起来的结构,即本体结构和摹状结构:表达主体运用非真值一族时将对表达对象产生的感觉作为原初意识,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反思,将感觉进行格式塔心理转换,发展成为与这样的感觉有同一性的感受即其反思意识;原初意识和反思意识分别对应为本体结构和摹状结构里的心理内容,摹状结构里的心理内容以意象的形式涌现在脑海里,成为语言前用例事件。语言前用例事件用语言符号作出描写就是用例事件;一个用例事件就是一个非真值表达。原初意识转换为反思意识是由主体的意向性主导的,这一转换体现为两种深度不一的显现,即经验性显现和超验性显现;非真值表达主要是超验性显现。
关键词:非真值表达;意识双重结构;意识感受性;同一性;意向性;经验性显现-超验性显现
廖巧云教授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博士/博士后,三级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现任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批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主要从事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或参研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已全部结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7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得校级科研成果奖及教学成果奖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