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校选赛圆满落幕
2019年12月11日下午3点,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校选赛如期举行。经过第一轮视频演讲形式的选拔后,最终24名选手进入第二轮决赛:BP制英语辩论。
24位选手以抽签的方式组队并决定各自的辩论角色。本轮决赛共分3场,每场8位选手,分为4队(分别为正方上院、反方上院、正方下院和反方下院),彼此互为竞争对手。每场的辩题随机生成,15分钟的准备后,辩论正式开始。本次校选赛邀请了外国语学院李华东教授和刘慧丹老师任评委,对每支队伍和每位辩手进行详细评分。
第一场辩题:“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should be justified.”正方认为,适当的体罚不会对孩子产生身理和心理影响,同时还能促进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分清对错。反方则认为,体罚的度很难把控,容易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也容易沦为暴力,还列举了其他能让孩子分清对错的惩罚措施,如劳动、社会体验等。双方“势均力敌”,辩论十分热烈。
第二场辩题:“This House would ban cosmetic surgeries that do not have medical necessity. ”正方首先立论,认为人们为了美而做整容手术,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导致死亡;越来越多人选择整容也让人们彼此变得越来越相似,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美。同时,正方还指出,要变美可以通过其他更加健康和长久的方法,如充实生活、增加自信、修身养性,等等。反方则一一反驳这些立论:整容手术通常都是微整容,现在的技术也大大减弱了风险;某些人群整容是职业所需,如模特;整容行业还能增加医院的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不能“一刀切”地禁止;每个人有选择是否整容的自由,不同简单粗暴地“禁止”从而扼杀人们选择通过整容变美的自由,等等。正反双方轮番论证各自的论点,驳斥对方的论点漏洞,堪称精彩。
第三场辩题:“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artists should not attempt to finish other artists’ unfinished art works.”涉及艺术的话题也让双方的辩论变得“文艺”。正方首先引经据典,以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和著名的“未完成”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说明尝试完成他人未完成的艺术作品,往往会让作品的艺术效果与价值黯然失色。同时还指出,“原创性”是任何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也是观众取得最佳体验的保证,不应该被他人剥夺。对此,反方也不示弱,以悉尼歌剧院的坎坷设计过程为例,指出倘若最后没有另外一位设计师完成原设计师约翰·伍重(Jorn Utzon)的工作,现在人类历史上就不可能有这么别具特色的歌剧院的诞生与辉煌。反方还强调,完成他人未竟的作品也能带来独创性,发挥作品本身更多的不可能,也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想象自由与创作自由,从而能传递更多的艺术价值。这场辩论,正方稍显“体力不支”,没能将反方观点一一驳斥。
三场精彩辩论后,两位评委指出了每场辩论中的突出问题,并对所有辩手进行了认真的评分,最终选出3支优秀辩论队伍:正方上院(尹江露、沙妮)、反方上院(付秦有、文畅)、反方上院(张浩予、蒋林玲),和8位优秀辩手:迟郑玉、冯露莹、付秦有、李佳忆、廖梦月、孙琦、徐懿腾、张浩予(按姓氏顺序排名)。恭喜优秀辩论队伍和辩手!希望各位辩手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辩论热情!
教务处、外国语学院
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