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原型情绪的概念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负责人:周频

 

认知语言学界对情绪的概念化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即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分析和概括,推测语言表达底层的认知模式或概念结构(如,那些情感语言表达的背后使用了怎样的概念隐喻或转喻等等)。然而,Kövecses19902003)承认,通过“词汇法”建构的心智认知理论充其量只是“民间理论”(folk theory),并不是科学理论。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只能揭示意识层面的心理加工特征,而这只占人类心理加工的 5%95%的心理活动无法被人们所意识的(Mlodinow, 2013)。因此,通过“词汇法”揭示其语言底层的认知机制难免过于简单和主观。本课题基于当今情感科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内感受神经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证据和情绪的语言建构论反思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目前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界关于情绪概念化存在错误的论断:把用内脏器官及其感受(即内感受)概念化情绪的现象当作是概念隐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认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传统情绪心理学由于忽视了内感受和语言在情绪认知中的关键作用,其关于情绪结构的模型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兴的内感受神经科学和情感建构论的理论框架内,情绪的结构又可分为哪些维度?如何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情感的概念结构?

(3)在新兴的内感受神经科学的理论框架内,西方传统的健康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界对于情绪躯体化的论断是否成立?非西方文化中广泛存在情感躯体化的现象,并且在西方社会的中下层阶级中也比中上层阶级更加普遍,这是否就像西方情绪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内感受力弱和有述情障碍的表现?

(4)传统对情绪概念化的解释模型通常只涵盖两三个或三至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于忽视了内感受、大脑或语言等关键要素,而不够全面和系统。如何基于现代神经科学的理论,建构包含身体(包括外感受和内感受)、脑、心智、语言和文化等多要素互动的情绪概念化模型?

(5)中国翻译界关于如何英译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包含内感受的情绪词,存在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争论。然而,这些传统的翻译观主要是在跨语言或跨文化的层面讨论问题,既未深入到认知科学的层面,也缺乏关于情绪概念化的科学依据。在基于内感受神经科学的新的情绪概念化理论框架内,如何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躯体情绪词?如何重新评价传统的翻译理论?

在内感受神经科学和情绪的语言建构论的理论框架内,我们主要以西方学者所谓的“核心情绪”或“原型情绪”(如,“喜悦”、“恐惧”、“愤怒”、“悲伤”)为例,从一些同义词词典、网络词典和平行语料库中搜集了英语和汉语中的情绪词及其用法例证,系统比较了这两种语言的情绪概念化的异同。本研究获得了两个全新的发现:1)汉语对情绪的概念化表现为较高的身体透明度和较低的认知颗粒度,英语则相反;(2汉语对情绪的具身概念化更多突显的是从身体到脑(body-to-brain)的传入神经系统(afferent system)的概念表征,而英语更多突显的是从大脑到身体(brain-to-body)的传出神经系统(efferent system的概念表征。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还建构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跨语言和文化的情绪概念化比较模型。该模型整合并厘清了身体、脑、心智、语言和文化等五种要素在情绪概念化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此外,通过对比中西方文明和文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本研究还探寻了导致中西方情绪概念化差异的文化渊源。最后,基于对英、汉语的情感概念化差异的认识,本研究提出了跨概念系统的翻译观。

该研究是周频教授利用两次出国访学的机会,与世界顶尖的内感受神经科学家、情感神科学家、精神病学家、具身语义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如南加州大学的Antonio Damasio院士和Lisa Aziz-Zadeh教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Hugo CritchleySarah Garfinkel教授等)开展深入的跨学科合作,对认知语义学和传统的情绪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并重构了基于内感受神经科学的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情绪概念化模型。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IF 8.989,中科院一区)和神经科学的Sci期刊 Brain SciencesIF 3.33)以及国内的权威期刊《外国语》上发表。基于该项目的学术专著《内感受神经科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情绪的概念化比较研究》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