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开题答辩会安排(2025年1月)

郝韵涵博士开题答辩会安排

开题答辩人:郝韵涵2022级博士研究生(海事语言及应用方向)

导师:李华东教授 付姗姗教授

开题时间:20251613:30

开题地点:上海海事大学外语楼515

 

答辩专家组(按姓氏首字母):

胡甚平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刘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刘卫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席永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张滟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答辩秘书:刘慧丹

 

题目:诱发海事事故的海员沟通风险识别与应对方法研究——从海事语言角度出发

内容摘要:

沟通风险是引发海上事故的重要因素。高效沟通对保障航行安全至关重要,可预防船舶损坏、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事故,确保航运活动顺畅进行。然而,沟通不畅或低效沟通常成为海事事故的主要诱因。现有研究多将沟通风险视为人为和组织因素的一部分,未能充分揭示其独立性及在事故发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沟通风险的深层次原因通常与海员语言能力不足有关。尽管通讯设备故障和信号不畅等外在问题存在,但技术层面的风险相对易于解决,而海员语言能力的不足则更难以克服。通过提升海员语言能力,不仅能改善跨文化环境中的沟通,还可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降低沟通风险,减少事故发生。

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广的标准海事通信用语(SMCP)试图规范海员的语言交流以降低沟通风险。然而,SMCP以句法结构为主,难以满足实际工作场景中的专业词汇需求。专业词汇的缺失限制了海员的沟通效率,特别是在处理书面文本时尤为明显。为此,本研究拟开发一套实用性强、针对性高的海事英语词表,通过提炼核心专业词汇,结合不同海事作业场景,设计专项词表,以满足海员日常工作和应急处置中的语言需求。本研究将构建海事英语通信语料库和阅读语料库,以专业性、词频和适用范围为选词标准,开发通信词表和阅读词表,并通过分级设计满足不同英语水平海员的学习需求。开发完成后,将通过词汇覆盖率验证其有效性,并与现有词表进行比较,探讨其专业性特点。

本研究旨在建立海员沟通风险识别体系,通过识别和分类常见沟通风险,揭示其对海事安全的潜在威胁,并为制定应对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从海事语言角度开发海事英语词表,作为应对海事事故沟通风险的重要工具,弥补现有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特别是SMCP难以满足海员专业词汇学习与书面文本处理需求的问题。通过提供高效且针对性的词汇学习方案,本研究能够提升海员英语培训效率,简化学习过程,减轻学习负担,进一步增强海事英语培训的实用性与精准性。

 

 


罗琪博士开题答辩会安排

开题答辩人:罗琪2023级博士研究生(海事语言及应用方向)

导师:李华东教授 付姗姗教授

开题时间:20251613:30

开题地点:上海海事大学外语楼515

 

答辩专家组(按姓氏首字母):

胡甚平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刘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刘卫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席永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张滟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答辩秘书:刘慧丹

 

题目:船舶碰撞事故因果机制智能挖掘研究——基于框架语义学和深度学习

内容摘要:海事安全领域的因果关系分析对预防事故、改进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上人类活动频率增加,海事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因果知识。然而,目前因果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医疗、语言学等领域,缺乏针对海事领域的专门研究。海事文本中的因果表达具有显性/隐性、标记性/非标记性等多种语言表征,这自动化抽取带来了挑战。此外,海事文本体裁多样,包括新闻报道、事故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不同体裁文本的因果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将框架语义学理论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案,聚焦船舶碰撞事故,致力于构建海事安全领域的因果知识提取和分析框架。具体而言,本研究包含三个核心目标:首先,基于FrameNet开发适应海事领域的因果关系自动提取方法,通过迁移学习策略实现从通用语料到特定领域的知识迁移其次,构建海事安全领域的因果语言特征模型,识别和归纳该领域特有的因果表达模式最后,构建结构化的船舶碰撞事故因果知识库,为事故预防、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知识支持。

本研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和计算机科学(深度学习)的交叉研究范畴。研究成果将丰富框架语义学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为领域特定的框架语义理论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同时通过构建结构化的船舶碰撞事故因果知识库为海事安全管理部门、航运企业、保险机构等相关利益方提供数据支持和知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嘉博士开题答辩会安排

开题答辩人:张嘉2023级博士研究生(海事语言及应用方向)

导师:李华东教授  付姗姗教授

开题时间:20251613:30

开题地点:上海海事大学外语楼515

 

答辩专家组(按姓氏首字母):

胡甚平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刘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刘卫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席永涛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张滟教授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答辩秘书:刘慧丹

 

题目:基于文本挖掘的航运碳排放政策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及优化路径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航运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减排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系统研究航运业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实施及优化路径,对于全球气候治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动航运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主体或单一文本的碳排放政策分析,很少有从多主体或跨文本视角审视政策的协同治理机制。政府、媒体和企业在航运碳减排中的作用各异,其协同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提出纵向演化横向互动的多主体协同分析框架,系统探讨航运业碳减排政策中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

研究首先运用LDA主题模型对政府、媒体和企业的碳减排政策文本进行特征提取,揭示不同主体在政策目标、路径和工具方面的关注重点与差异;其次,结合语义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分析政策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其动态演化特征;最后,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政策协同机制的演化规律,并提出基于协同差异的优化路径。

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航运业碳减排政策的理论内涵,也为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探索政策目标、路径与工具的协同机制,本研究为航运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理论指引,并为其他领域的碳减排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优化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